---施工準備---

 在紫禁城堳媬v的樓臺殿閣,如按幢計,約近千幢(古時稱為座,包括內務府、上駟院及值房等)。其中既 有規模宏偉的大殿,又有造型複雜的亭閣;既有玲瓏精的工藝,又有罕見龐大的巨材。因此做營建規劃時,要 算出需化多少工,備多少料,如何安排工程進度,確是一件不簡單的事。
一、採木
 古建築中木材是最重要的材料。明代營建宮殿時,對木材質量要求很嚴格,木架和裝修都用上好的楠木(香 楠或金絲楠)。這種材料產於四川,無論在山中採伐,還是運輪巨木來京城,都是非常艱險的事。「入山一千 ,出人五百」這句諺語,就充分說明了木材採伐運輪上的艱難,也可以看出明宮殿的建造消耗了多少勞動人民 的血汗。
 當時運輸的辨法是將木材滾進山溝,造成木筏,待雨季山洪暴發,將木筏沖入江河,順流而划行。遇到逆水 時,便上岸拉縴。運輸木才的道路主要有兩條:一是通過運河、通惠河運到北京的神木廠。如浙江省的木材由 富春江入大運河,經天津入北運河,再經通惠河入北京;如浙江省的木材通過贛江入長江,兩湖的木材湘江與 漢水入長江;四川的木材通過嘉陵江與岷江入長江然後入長江經運河北上,往往需要三四年的時間才能到達。 以上這些地區,所產生的良材美木多是特等巨材,當時稱為神木。經這條渠道的木材由於產地大,貨員足,因 此從通州張家灣到北京崇文門的通惠河中,大量木材源源不斷,依次運入神木廠。二是從山西的桑乾河,把木 材運到北京的大木倉。現在北京城內西單稍北的大木倉胡同,就是沿用五百年前為營建宮殿所設木倉的位置而 命名。
 當時北京城內東西兩個大木儲存場儲材充足,因此在興建紫禁城期間,從未出現過停工待料的現象。大木倉 有倉房三千六百間,保存條件良好,直到正統二年(1437年),仍有庫存木材三十八萬根之多。
二、燒製磚瓦
 紫禁城宮殿所需的磚瓦,品種之多,數量之大也是十分驚人的。其用量不僅在於房屋之多,城垣之大,而且 與一些特殊的工程作法是分不開的。如庭院地面,至少墁磚三層,甚至墁上七層。全部庭院估計需要用磚二千 餘萬塊。城牆、宮牆及三臺用磚量更大,估計所用城磚數達八千萬塊以上。每塊磚重四十八斤有餘,共重一百 九十三萬噸,因此在生產和運輪上都是非常艱鉅的。
 從磚的規格和質量分,主要有以下幾種:第一種是用量最大的城磚。這種磚質地堅實,稱為泥城磚。由於不 宜細磨,所以多用在墊層和隱蔽部分。第二種是澄出上面的細泥,晾乾後做坯。澄漿磚質地細,宜用作乾擺細 磨的面磨。這種細泥澄漿磚以山東臨清的產量最多,當時規定,凡運糧船路過臨清必須裝上一定數量的磚才能 北上。第三種是房屋內和廊子地面所鋪的方磚。尺二方磚多鋪於小房室內,尺四方磚鋪於一於配房,較大的房 屋均鋪尺七方磚,另外還有一種尸七以上的方磚(一般為二尺和二尺二寸),質地極細,敲之鏗然,聲若金屬 的方磚,稱為金磚,產於蘇松江等七府。紫禁城主要宮殿的室內都是用金磚墁地。
 方磚也多賴運河和通惠河運到北京。明初,北京城內的御河可以行船,因此從運河運來的方磚可以直抵地安 門外鼓樓前東側的方磚廠。現在的方磚廠胡同即以明初方磚廠而命名。
 屋頂所用的瓦件,從材料品種來分,可分三類:個別的建築物用金屬瓦頂;少數的房屋用的是青瓦(也稱黑 瓦或布瓦);絕大多的房屋是用金磚墁地。
 琉璃瓦的規格品種較多,配件複雜。由於它製坯、塑造花紋坯掛釉需要時間很長,所以必須事先定貨。如何 在事先提出備料清單,專業技術人員有一套傳統的計算方法。只要有了建築尺寸、屋頂形式和瓦樣號數,琉璃 瓦廠便能開出各種瓦件的詳細進行燒製。安裝時保証嚴絲合縫,件件齊全。
 明代燒製琉璃瓦的地點在今北京正陽門與宣武門之間的琉璃廠。今和平門外尚有琉璃廠和廠西門的地名,即 今陶然亭、臺一帶。現在陶然亭公園的湖泊,就是五百年前製坯取土留下的遺跡。
 關於燒製的地點,在明代及清代乾隆年間規定:「京城之北五里之內不得設置」。因為北京多颳西北風,如 果工廠設在西北近郊,城內的空氣很容易污染,所以工廠多設在東南一帶。清康熙年間又遷琉璃廠至門頭溝琉 璃渠,一方面較近原料產地,另一方面更利於北京城保持空氣清潔。
三、採石
 一般平原的木構建築,石材的用量並不太多,但紫禁城中所用的石材,不僅數量多,而且規格異常巨大。尤 其明代早期對營建宮殿的材料的規格要求極嚴格。例如:一、明代宮殿臺基上面的階臺條石都要「長同間廣」 ,也就是石料的長度要和每間的面寬一致。譬如乾清宮明間(中心間)的面寬為七米,則階條石料的長度也要 在七米以上。這種石材的開採難度是很大的,而宮殿中需要大量這種規格的石材。現在紫禁城建築中所見到的 階條石,並不都是長同間闊,甚至太和殿的條石,也沒和柱子中心對縫,這是由於清代補配的做法有些改變。 增加了條石的數量,減少每塊的長度,以解決開採長石料的難度。二、殿前御道(甬路)石板,規格也是很大 的,有的重達萬斤。這種石板御道,不僅用在紫禁城中主要的宮殿前,在午門到端門、天安門的中軸線上的「 御道」也用這種巨型石皮鋪築。以上兩種巨型石材是在京西房山縣大石窩和門頭溝青白口開採的。石質堅硬, 色澤青白相間,因此稱為青白石或艾葉青。以上兩種萬斤以上的巨材,明代營建紫禁城時需要萬塊以上。開採 規模確是很驚人的。三臺前後的兩塊雕龍御路石皮長16.57米,寬3.07米,當時能開採這樣巨大而又無裂無疵的 石材就更難了。據估計,每塊石材重達二百五十噸,如果按採石時加荒計算,這種石料每塊起碼要重三百噸以 上。在當時的生產條件看,探礦、開採、運轉、吊裝等工程難度都很大。當時能夠採集應用,分析起來不外依 靠兩個方法:一是運用科學方法;二是用人多。石匠的撬棍和起重的槓秤就是利用「重量x重支距=力x力臂 」的槓桿原理,這和現代吊車原理是一樣的。人的力量雖然有限,但人數多,動作時喊號子,步伐一致,力量 也就很大了。
 明萬曆年間重建三殿時,太和殿前所需的御路石「闊一丈,厚五尺,長三丈餘」,估計這塊石料重達一百八 十噸。運輸這樣巨且重的材料,既不能用車也不能就地滾,於是選在冬季運輸,沿途每隔一里打一口井,路上 潑水成冰,拽石在冰上滑行,摩擦力較小,這在當時的條件下,不失為有效的辨法。但用這種方法仍需民工二 萬多名,經二十八天才拽運到北京。不過這些石材的長度僅為原來御道石材的百份之六十。為符合原來的長度 ,用三塊石材巧妙地拼接起來。拼接時,如困直縫對接,必露出接縫,非常醜陋。聰明智慧的石工在做這塊御 路時,是以雲紋突起的曲線為拼合線,使石料之間的接觸面成為高低起伏,凸凹交錯的彎曲面,雖然用三塊石 料拼合,也能嚴絲合縫地咬合為一體。因此這雕石路雖然位於太和殿前的顯眼部位,但長期以來無人看清是拼 接出來的。只是由於後來石塊走閃,出現縫隙,才發現了三臺前面正中的大石雕「御路」與保和殿的用材不同 ,它不是用16.57米長的石雕製的,而是用三塊石料拼合而成的。
 房山不僅出產青白石,還出產大量的白石,其中還有一種質地柔潤堅實,形如玉石,潔白無疪的漢白玉。白 石都用來做u欄望柱,俗稱玉石欄杆。一般的白石易於風化,而養心殿前的御路石、御花園欽安殿的欄杆及盆 景座的一些晶瑩的白石才是珍貴的漢白玉石。
 當時,採集石材的場地除了房山、門頭溝外,還有順義縣牛欄山和門頭溝馬鞍山的青砂石,白虎洞的豆渣石 和曲陽縣的花崗石。這些地方都較靠近北京城,說明明代營建宮殿時是採用就近取材,因材制用的辨法的,採 發來的石料以白石做欄,青石做臺基,豆渣石做溝基和路面,花崗石做磨石地面,青砂石做次要房屋的柱礎臺 基用。至於現在紫禁地中尚存的少量的五色虎皮石(冰紋拼合的貼面牆石)為清代從薊縣盤山採發的,不屬於 明初的備料計劃中。
四、其他建築用料
 白灰(也稱石灰)在修建紫禁城中,用量很大。白灰是用石灰岩燒製,白灰大都設在山腰或山腳下,靠近石 灰岩產地。如房山周口店和磁家務(現在磁家務附近有「石灰廠」的地名),順義縣的牛欄山,懷柔(縣城西 南有個地名叫石場)以及山西省的部分地區,設置很多石灰,現在的馬鞍山石灰仍是灰質最佳的著名灰廠。
 宮殿的牆壁為紅色牆身。黃琉璃瓦頂的夾隴灰中也摻合紅土子灰刷漿。因此,紅土子的用量也是很大的。其 產地在山東魯山,加工在博山,因此博山以出紅火子著稱。
 大殿室內牆壁粉刷所用的近杏黃色的材料稱為包金土,產於河北省宣化市北面的筒山(文獻記載為寅洞山) 。此外殿堂內的金漆寶座與室內外的油畫貼金,需要大量的金箔,是用真金打成的,菲薄的箔頁多在江南加工 。蘇州加工的金箔既薄且勻,無砂眼,金箔由於配比成分不同,分為庫金和大赤金兩種。
 紫禁城宮殿所需的建築材料,還有很多,產地很廣,不能一一盡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