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宗教建築---

 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國以後,至東漢始有佛寺,京城洛陽的白馬寺是我國第一座佛教建築,它建於東漢永平十 年(公元67年)。公元2世紀,笮融在徐州建造浮屠祠,下為重樓,上累金盤,是中國樓閣式佛塔的萌芽。經 三國、兩晉到南北朝,佛寺大量興建。大寺院的一般布局,在寺門內,先是佛塔,後是佛殿。唐代開始,佛塔 移向寺傍,佛殿逐漸成為寺院主體。宋代則更將佛塔移到殿後。兩晉南北朝時,世族、官僚頗多拾宅為寺,改 建時以原來的前廳為佛殿,後堂為講室,並把花木、樓閣帶進寺院,成為後來寺廟園林的先聲。
 宋代開始,祠廟和道教觀宇逐漸增多。山西太原的晉祠,就是宋代建造並具有園林風格的祠廟,聖母殿內四 十尊侍女塑像,栩栩如生,為宋塑精品。道教建築的明顯特點是以三清殿為主體,殿前有寬闊、高大的平臺作 依托,臺前展開一片空闊的大庭院。三清殿後,建築體量和庭院逐漸縮小。建於南宋的蘇州玄妙觀,建於元代 的山西永濟縣永樂宮(現遷往芮城縣),都是典型的道觀建築。佛寺方面,趨向壯觀。為了安放超高佛像,出 現了多層樓閣式佛教殿宇。如河北薊縣獨樂寺的觀音閣,外觀高達三層,安置了一尊拔地而起、比常人高近十 倍的巨型十一面觀音像,顯得特別宏偉壯麗。
 伊斯蘭教傳入中國以後,這一類型的宗教建築也開始在中國興起。像建於公元14世紀中葉的新疆霍城吐虎魯 克瑪札,部分採用中亞的形式,建築平面成矩形,穹窿頂,大門鑲嵌白、紫、藍色琉璃磚,具有異國情調。明 代初期建造的西安清真寺,按照教徒到麥加朝聖的習俗,採取了東西向的中軸線,順序佈置了禮拜殿、喚醒樓 、浴室、教長室、經文教室等建築。禮拜殿內,用暗紅、棕色和金色的卷蔓紋及阿拉伯文組成繁密的圖案,造 成深邃、低沉的氣氛。前殿的天花和斗拱彩畫,則仍採用漢族傳統式樣,成為別開生面的中國式伊斯蘭教建築 。
 佛塔,是一項突出的宗教建築,導源於印度的堵坡。它原來是珍藏佛的舍利而建造的實心體,分臺座、覆缽 、寶匣、相輪四部分,傳入中國以後,轉化成中國樓閣式的高層建築,把「堵坡」縮小並移到頂端,稱之為「 剎」,成為宗教性標誌和裝飾物。中國佛塔,起先都是木塔,後來用磚石建造。現在河南登封縣的嵩嶽寺塔, 建於北魏光正四年(523年),是現存的最古磚塔,平面成十二邊形,原為白色,塔身造成十五層密接的塔檐, 整體輪廓由和緩的曲線組成,稱「密檐塔」。此外,西安唐代建造的大雁塔,是四方形樓閣式磚塔,當年玄奘 法師就住在裡面翻譯佛經。山東歷城柳埠鎮的單層塔,神通寺四門塔,類似一座四方亭,建於隋代大業七年( 611年),這種佛塔十分少見。
 五代至宋,普遍出現六角、八角形塔體,並且往往由塔壁和塔心構成雙筒體結構,以增強抗風、抗震能力。 元代以後,更出現了遍體白色、狀似寶瓶的喇嘛塔,俗稱白塔,在今北京的北海公園、揚州的瘦西湖、河北薊 縣的獨樂寺都有遺存。多姿多態的中國佛塔不僅以莊嚴相示人,而且還體現世俗相,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,在 點綴中國的大好河山方面,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