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中國繪畫歷史---

中國繪畫的歷史概況
 中國繪畫與書法的關係十分密切,早有書畫同源之說。首先提出此說的是唐代張彥遠,而殷商 的甲骨文字可為其明證。從甲骨文的體制間架來看,它既是書法,又是圖畫。先民望形而生意。 學者稱那時期為書畫混合時代。
 現在我們所能看到的最早的畫,是湖南長沙戰國楚墓出土的三幅帛畫。所繪的奇異動植物圖像 及人物畫表明,兩千多年前用線描繪、略施彩色的技巧已比較成熟,達到了一定的藝術水平。  有歷史記載的畫家最早出現在魏晉。曹不興是享有盛譽的一位畫家,他的畫被列為吳國的八絕 之一。他畫屏風時,不慎落了一點墨,就以此畫成了一頭蒼蠅,而使觀畫的孫權誤認為真蠅,可 見他有化拙為丐的本領。顧愷之是東晉的偉大畫家,所繪人物注重精神面貌的表現,尤其重視眼 神的描繪。據記載,他作了畫好幾年不點睛,人們詢問原因,他說:「四肢的美醜,對繪畫來說 關係並不重,要能畫出人物的神情,眼睛是個至關重要的地方。」顧愷之要為殷仲堪畫像,殷氏 有眼疾,生怕畫出來有傷大雅,所以堅持不肯。顧愷之就說:「眼睛本來是明亮的,現在我替你 畫像,先明點瞳子,然後以飛白拂上,使它如輕雲遮住了月亮,這難道不是很美嗎?」殷仲堪終 於同意讓獄顧愷之為他畫像,而顧愷之對繪畫對象的獨到處理便成為畫壇佳話。
 盛唐時期的吳道子,是古代最負盛名的畫家之一,被譽為畫聖。他的創作成就首先表現在宗教 繪畫上,他所獨創的宗教圖像樣式,被稱為吳家樣。
 他能在巨大的畫幅中以高度的想像力創造出不同的情境和氣氛,筆下的仙佛形象千變萬化,無 一相同。他畫的地獄,雖未描繪任何恐怖事物,但有一種陰氣襲人而來,觀者不寒而栗的強烈感 染力。吳道子的影響不限於唐代,化畫風在宋代仍為很多畫家所追慕。北宋畫家李公麟吸取歷代 畫派之長,在寫生的基礎上進行大膽的創造。他的人物畫多用白描,筆如行雲流水,全憑墨線運 行,以濃淡、粗細、虛實、輕重、剛柔、曲直來表現對象,使人物的神情意態十分生動。
 山、水、樹、石原先不過是作為人物畫的背景來繪寫的,直至隋唐之際才開始成為獨立的畫料 。唐代李思訓、王維是傑出的山水畫大家。李思訓以筆力遒勁、格調細密見長,好寫湍瀨潺溪、 雲霞縹緲之景。朱景玄說他是國朝山水第一。王維創造以水滲透墨彩的破墨新技法,打破了青綠 重色和線條釣勒的束縛,蘇軾稱他詩中有畫,畫中有詩。明代董其昌認為,「文人之畫,自王右 丞始」。南宋初,以米友仁等為代表的士大夫畫多作水墨山水、梅竹,畫後往往自己加上詩文題 跋,形成了詩、書、畫密切結合的風尚。元四大家(黃公望、吳鎮、倪瓚、王蒙)、明四家(沈 周、文徵明、唐寅、仇英)都是名震一時的畫家,他們在山水畫方面的成就,無論從技法到畫意 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。「清初四高僧」-朱耷、原濟、弘仁對後世寫意畫派影響很大。朱耷的 畫面著墨不多,化繁為簡,以少勝多,無景處亦成妙境。原濟力主「搜盡奇峰打草稿」,師法自 然,一反仿古之風,構圖新奇,於豪放的氣勢中寓靜穆的意境。
 花鳥畫是從五代十國時開始繁榮起來的。徐熙和黃荃是當時的代表畫家。而墨竹畫的盛行,則 始於北宋文同。他創重墨為面、淡墨為背之法,主張畫竹必先「胸有成竹」。
 宋徽宗趙售極喜繪畫,他親自掌管翰林畫院,以考試選拔畫家,對繪畫藝術起了推動和倡導作 用。畫院中張擇端所繪「清明上河圖」是北宋東京風俗畫長卷名作。南宋馬遠所繪山水,構圖簡 中見奇,或峭峰直上而不見其頂,或峭峰直下而不見其腳。」人稱馬一角。夏圭的構圖常取半邊 ,焦點集中,空間曠大,近景突出,空間曠大,近景突出,遠景清淡,人稱「夏半邊」。
 元代,墨竹畫更為盛行,李衎、柯九思等都是專門名家。至清代,揚州八怪之一的鄭皮橋更以 草書中豎長撇法運筆,所寫蘭竹雖多不亂,雖少不疏,體貌疏朗。他花了一生中三分之二的歲月 ,專門為竹傳神寫形,以為竹有勁節,德相似也。
 至於西洋畫和中國畫的融合,發生在雍正、乾隆年間,宮廷一度流行,以郎世寧最為有名。此 後傳入民間,為海派畫家所吸取。